碰了这4点,轻则误入歧途,重则毁灭人生

一、 「毫秒级快感」的东西不能碰

“First Blood”、“Double kill”、“抖音,记录美好生活”,脑子里回荡起那些梦幻般的声音,你的反应是如何的?

亢奋、欲罢不能、快感、难以自抑、深度专注、懊悔、自责……这些都是我当年在玩王者类、抖音类常常会有的感觉。

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·波兹曼在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《娱乐至死》一书中
曾说过一句话“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”

在我看来,热爱并不带来毁灭,毁灭我们的真凶是那些给我们毫秒级快感,让我们误以为那是此生所爱的的“伪热爱”,也就是接下来要谈的即时反馈

同班同学“老黑”,就是这样一个人。他比我们班里最大的都要大6岁,经历过2次退学。

考进我们这所211大学,是他的第三次。第一次,他是四川大学的学生;第二次,他是重庆大学的学生。而退学的理由呢,全都是沉迷游戏导致挂科太多,被学校劝退。

我曾问过他“游戏有那么好玩吗?”“游戏不好玩”,老黑凝重的告诉我,“但游戏就是我的世界,我能在里面获得及时反馈,就像我随时掌控着自己的命运。”

老黑在游戏有没有掌握命运,我不得而知。可我却眼看着他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即时反馈中,一点点迷失,最后只拿到了毕业证。

即时反馈,并非坏事。

“即时反馈是在意识中创造秩序,强化自我结构”,也就是说年轻人要想成长进步,就得有即时反馈。引用自《心流》
可年轻人在对即时反馈的反应,几乎是下意识接受,就像生了锈的阀门,无法自由开关。

真正坏事儿的是那些毫无意义的即时反馈。游戏、头条、短视频这些都只是工具而已,能不能对你我产生影响,关键还是我们能不能意识到反馈存在,以及我们对此采取的措施。

我不劝你卸掉头条、卸掉抖音、卸掉知乎、卸掉各种APP,但我劝你寻找能给你带来持久、有意义的事情上,比如写作、旅行、陪伴、读书等等。年轻的你,请建立起人生反馈的防火墙,你行的!

二、 「选择疲劳症」不能碰

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:

双十一想换一个手机,可手机的牌子、型号、配置实在是眼花缭乱,不知道该选哪个好。
你朋友就要过生日,想给她买件礼物,可光衣服、包包就有几百种,挑哪个合适呢。
面试的时候,有5家公司给你提供了offer,薪酬待遇各有利弊,接受哪一家是最优选择呢。
当选择太多、折磨你很久的时候,90%的人采取的行动,竟然是浮皮潦草的选择一个就完事。

比尔盖茨说:“如果你有正确选择的能力,就不会发生任何毁掉你生活的事”。
可惜的是,我们并不具备正确选择的能力,于是我们就给自己找尽可能多的选择,好让结果无限趋近于理想的选择。

但这却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,多数人却没有重视的问题——选择疲劳症

选择疲劳症,是指在选择过程中,比较、权衡和决定之后,会感到精疲力竭。

人一疲劳,选择就会陷入一种盲目、无意识状态。为了尽快摆脱这种痛苦情景,就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选择。

斯坦福大学的乔纳森立夫教授,就曾经做个这样一个研究。

3个在以色列监狱的服刑人员最近申请假释 ,假释委员会只允许其中一名获得假释,猜猜谁能获得假释:

申请人A(听证时间上午8:50):因诈骗罪服刑30个月。

申请人B(听证时间下午3:10):因强暴罪服刑16个月。

申请人C(听证时间下午4:25):因诈骗罪服刑30个月。

单看犯罪情况,很多网友会觉得最该获得假释的是B。可不好意思,实际却不是这样的。

研究的结果是:上午出现的服刑人员会有70%被假释的可能性,迟一些出现的那些人被假释的可能性会低于10%。

最可能被批准的是A,这种匪夷所思的结果,就是选择疲劳症捣的鬼。

咱们再反向操作一波,下次你要跟老板、客户、男女朋友谈条件的时候,可以考虑多在上午,被拒绝概率更低。

现在的年轻人,可选择的东西不是太少,而是太多,选项一多,人就容易犯晕,所以,我才建议年轻人,减少选择选项。

当你减少选择项的时候,你会发现你做事更加专注了,想事情不再纠结了,人生变得更加清静了,心态也没有那么浮躁了,决定做得更准确且从容了……

改变从减少选择开始,现在不妨想想:“你以前有多少选择是在疲劳下做出的?”别给自己太多犹豫的选择,要点赞就立马点赞,先灭掉一个选择。

三、 「60分的问题」不能碰

中国有4亿中产阶级,人均月收入9000元

中国总资产已经达到了1302万亿元,人均资产约93万元

网上有一句调侃的话,“你被平均了吗?”暗含的意思是拖了别人的后腿,可如果能达到60分状态反倒会沾沾自喜,自豪感爆棚。

咱们先不论数据的准确性,仅平均数来说,这其实是一个蛮恐怖的问题——因为很多人,包括我,都会下意识的拿平均数来说事儿,做个什么决定都要拿平均数来参考一下,60分便是万岁。

考试的时候,你会看看自己的平均成绩是不是60分;

选专业的时候,你会看看专业的平均就业率;

选公司的时候,你会看看公司的平均薪资水平;

选项目的时候,你会看看行业的平均利润率;

这样就是安全和有保证的吗,我们大脑子里默认设置是正确的,实际却是未必。

《黑天鹅》作者纳西姆•塔勒布曾经说过一个颇有内涵的观点:“不要试图去过一条平均一米深的河流”,因为极有可能的是,这个河流这个样子:

岸边只有几厘米,深处可能有10米
平均数会掩盖住事情的真相,让人产生误判,从而在不知不觉中,就偏离了原来的设定。

这种现象叫“幂律分布”现象,如下图:

我当年想要保研。按照往年的平均保研情况看,学校名额充足,自己成绩也不错,保研成功概率挺大。(头部玩家)。

因为自信所以松懈,保研过程中没有及时了解保研情况,结果保研名额比往年少20%,报的人数却多了20%,结果,我就错失了当年的保研资格。

所以,我才经常跟别人说,千万不能信平均数,要不你就是那个被平均的人。更不能把60分当成了完成目标的终点,因为终点永远不止60分。

四、 「激励排挤」效应不能碰

这个小故事,估计你在很多地方见过:

一群小孩子,经常在一栋别墅的花园前玩闹,结果吵得别墅里的老爷子,睡不好觉。

老爷子并没有因为孩子的吵闹,而直接冲出来责骂孩子们,他想了一个更加绝妙的方法。

第一天的时候,老爷子感谢孩子们给别墅带来了欢声笑语,所以每个孩子奖励了5美元。

第二天的时候,老爷子依旧感谢孩子们带来的快乐,所以每个孩子还是奖励了5美元。

这样子的情况延续了一周时间,孩子们也习惯了老爷子的馈赠。一周之后,老爷子突然跟孩子们说,感谢孩子们给他带来的欢乐,并且把1美分作为孩子的奖励。

“我们这么辛苦的在这里玩闹,才给我1美分,这!不!公!平!”,孩子们很愤怒,然后就再也不愿意来老爷子的别墅院子里来打闹了。

老爷子,也就完美解决了孩子们影响他睡眠的问题。

别墅老爷子用的就是“激励排挤效应”。

所谓的激励排挤效应,是指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,用金钱激励反而会挤掉非金钱意义上的动力。

说到这,这让我想起了我爸妈为了激励我读书,出的“损招”。

小时候,爸妈为了让我多读书,就承诺:“如果我一周读一本书,就奖励50元零花钱”。

有50元的激励,即便应付,我也能坚持把书读完了。可如果没有了那50元的激励,我对读书就完全没了兴趣。
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每次拿起书就感觉自己亏了,不愿意再读下去。读书本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,可硬生生让我爸妈给整没了。

直到后来创业,我才又重新建立起新的读书意义,却也错失了最美好的时光。我想类似的手段,你的爸妈应该也没少用吧?

所以,你如果做一件事情,只跟钱有关,那我建议你,这件事千万不能碰。如果那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,那就尽量不要让它跟金钱建立起强联系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商业大佬说,赚钱是顺带着的事儿。原来这不是吹牛,人家可能就真的不是为钱在做事。

作者烽火戏诸侯曾说过“年轻人就像一张新弓,不被生活拉弦到一定夸张程度,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力。